助听器不啸叫了,我却更听不好了 —— 传统技术的弊端所在

在与听损朋友交流中,我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A.戴上助听器可难受了,戴一会就头晕。

我们小区好几个配助听器的,都说助听器有叫声,有杂音。买了也白费钱。

相信经验丰富的验配师,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所在。可能是耳塞不合适的堵耳效应吧?可能没佩戴好,有啸叫?

“要不您来店里,换个耳塞试试?”

声反馈问题,不容小视。

不论是助听器用户,还是验配师。往往会轻视声反馈的影响,除非出现可以听到的、刺耳的啸叫声。往往认为,换个耳塞不就好了?

实际上,声反馈问题的影响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声反馈问题,并不仅仅指代刺耳的叫声,还包括无法听到的反馈声,偶尔发生的反馈声等等。声反馈问题往往会影响到验配的各个环节,进而直接影响佩戴效果。

出现声反馈,换耳塞不就好了?

通常,解决声反馈问题通常会采用以下三种方案,按照常用顺序依次为:

①换更密闭的耳塞或耳模。

②做反馈控制测试。

③降低高频增益

你不得不做出妥协,牺牲掉部分舒适度,或者牺牲掉部分增益。

而对于用户而言,牺牲的却是效果。当离开验配室后,反应:

①我的助听器声音忽大忽小,音质差。 (“智能”反馈控制,在高风险情境起效)

②我仍然听不清别人讲话。 (牺牲了高频增益)

③我在聚餐时什么也听不清,还有杂音。 (咀嚼时耳塞活动,产生难以听见的声反馈)

④我戴助听器一会就觉得头晕。 (更密闭的耳塞带来更严重的堵耳效应)

当你做出牺牲,大脑聆听就会疲惫不堪。

当你在路边,想听到卖唱演出时,大脑聆听往往需要四步(滑动上图可见)。不难发现,每一步都是建立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环环相扣。

当你为了声反馈而做出牺牲,无法获取完整的声音画面,大脑就会疲惫不堪。也就是文章开头所说:听不清、头疼、不愿意戴助听器。

无啸叫,不妥协!

控制啸叫是助听器行业的共识。而奥迪康的突破在于,在不牺牲增益的情况下将啸叫扼杀在摇篮中。

奥迪康 Opn S 搭载了360°开放声音优化系统。他的优势可以简单概括为:快、准、稳。

360°开放声音优化系统之快,在于前摄性反馈控制能在人耳听到反馈声之前将其处理。国外研究表明,助听器的反馈处理往往需要0.5秒,而对于Opn S仅需要32毫秒即可完成一个周期的处理。处理速度甚至比人的反应速度更快。

360°开放声音优化系统之快,在于前摄性反馈控制能在人耳听到反馈声之前将其处理。国外研究表明,助听器的反馈处理往往需要0.5秒,而对于Opn S仅需要32毫秒即可完成一个周期的处理。处理速度甚至比人的反应速度更快。

360°开放声音优化系统之准,在于仅处理反馈发生的通道,而不影响其他通道。28频率通道,每通道每秒56000次环境监测,处理,不错过任何一丝潜在风险。

360°开放声音优化系统之稳,在于可以提供额外6 dB的稳定增益。不牺牲增益已是突破,还可以额外提高可调空间。稳定增益代表着即使提高增益,也没有反馈风险。

当验配师不需要因反馈而妥协,助听器用户不必牺牲效果。完整获得360°全景声音画面,助听技术帮助大脑聆听。这才是脑聆听技术的理念。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