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r8

听力损失的年龄

一般来说,耳聋发生越早、程度越重、听力语言训练的难度就越大。婴幼儿时期,40dB左右的听力损失足以推迟语言的发展;听力损失70dB时就会严重影响语言的发展。但无论听力损失是40dB还是70dB,若不给予重视,不及时戴上助听器加以训练,都会导致认知障碍、交流障碍、社会适应障碍等。耳聋发生在7岁以后(语后聋),多数可以保留语言。

婴幼儿时期是身体、大脑迅速发育的时期。听觉神经传导通路的发育在两岁左右为显著。语言的发育也是如此,出生后6个月开始喃语,1岁时开始说单字,2岁时会一些词汇,幼儿期达高峰。7岁以前是建立语言信号系统佳时期,如果聋儿错过了这个时期,康复训练的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许多家长很早就怀疑他们的孩子无法听见声音。如果新生儿对巨大噪音没有惊吓反应,或5-6个月大的孩子听到他们的名字没有反应,这可能暗示着他们患有听力损失。

年龄更大一些的无法听清楚的孩子,可能会把电视或电脑声调的很响或者对父母说的话没有反应。

儿童听力损失的症状

  • 听觉反应迟钝

    ●睡觉安静很少被大声吵醒;
    ●叫名字不回头次数较多;
    ●对大声有反应,对小声不理会;
    ●对拍手关门声有反应,对X不敏感;
    ●听声音时习惯将头转向一侧

  • 言语发育迟缓

    ●10个月仍不会发“ba ba”;
    ●1岁半时仍不会说1~2个有意义的词
    ●2岁左右只会说1~2个词,如“爸爸”;
    ●某些音发不准,如“3”、“4”、“7”
    ●只会重复别人的话,不理解说话的内容;

  • 日常行为及交流

    ●平时性格暴躁,不听指挥;
    ●平时较为孤独,不愿交流;
    ●别人和他说话,他不看别人;
    ●注意力不集中,常常答非所问;
    ●反问较多,常把电视音量放大;

pexels-photo-1148998
pexels-photo-1428171

导致儿童听力损失的原因

1.先天性聋:如母亲X时,尤其是X前3个月患了流感、风疹等疾病,或是使用了耳毒性药物等。
2.慢性迟发性先天性聋:患者多有遗传史,但并不是出生时就发病,而是到年龄较大时才发病。
3.后天性聋:由于感染(脑膜炎、腮腺炎等),应用了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洁霉素、强地松等,或是孩子在分娩过程中发生过产伤,引起了新生儿窒息、外伤等。
外耳闭锁、中耳病变等为传导性听力损失,部分可实施手术治疗。当孩子被确诊为先天性、药物中毒性听力损失时,治疗就没那么简单了。因为感觉神经性耳聋是感觉与传送声音的神经细胞受到了损害,而这些细胞是死一个少一个,目前的医疗技术还达不到使其再生的水平。
科学研究显示,听力有障碍会造成聋儿语言障碍。当发现孩子有弱听现象时,运用助听器补偿听力,使聋儿的残余听力达到能听清一般面对面交谈的听力水平,是目前听力障碍儿童有效的康复方法。选配助听器一定要到医院或专业的助听器选配中心,以确保选配的助听器的质量和补偿效果。

儿童听力损失的类型

icon3

传导性听力损失

病变部分一般分布在外耳或中耳。 听损成度一般在轻度到重度之间。

icon1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外耳及中耳无问题,耳蜗或听神经对声音的感知出现问题。听损成度不等,一般呈低频好高频差的斜坡听力曲线。

icon2

混合性听力损失

具备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的双重特点。一般来说,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双耳听力下降大部分属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保护孩子的听力

中耳炎俗称中耳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耳科疾病,也是引起传导性听力损失的多见病因。成人和小孩都容易得中耳炎,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婴幼儿抵抗力差,而且生理发育尚未完全,他们的一系列特殊的生理结构导致了婴幼儿比成人更加容易得中耳炎。婴幼儿的咽鼓管比成人宽、平、直,细菌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感染。而且母亲如果哺乳姿势不当,乳汁也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感染。此外,分泌性中耳炎也是小儿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

预防儿童药物性耳聋

目前已知常见会引起中毒而造成耳聋的药物有:
(一)抗生素类:链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小诺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利福平(二)其他类药物:保泰松、阿司匹林、消炎痛、灭滴灵、心得安、X、乙胺碘呋酮等
为了避免药物性耳聋的发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1、医生要了解药物的性能,以及药物的副作用,在给病X病时要注意慎用或不用耳毒性药物,以免给病人造成耳聋,尤其是儿童。
2、家长要有意识,要了解耳毒性药物的知识,在给患儿看病用药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请教有经验的医务人员,采取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当自己的孩子患病时,不要随便用药;孩子用药,药物的浓度、剂量、都与成人有不同之处,所以,应到医院就诊,按医生的处方用药。

如何选择儿童助听器

如何选择儿童助听器款式?

儿童的耳道多数比较狭窄,按照真耳测试结果来判断,同样听损的儿童要比成人需要更多的增益补偿才可以达到目标的补偿听阈,所以功率稍大的助听器恰恰能弥补这一点。
 
世卫组织做过多项调查和研究,不建议孩子在14岁以前佩戴ITE(定制机)。孩子的耳道发育状况各不相同,需要不断更换耳模,BTE是佳选择,CRT的定制耳塞和ITE的外壳对于孩子佩戴效果的变化差异影响很大。有些家长出于为减小孩子心理影响考虑出发,想选择尽可能小的外观,本意无可厚非。我的观点是14岁的标准未免一刀切,家长和验配师应该在充分检查和评估孩子的耳道条件和听损程度的基础上,在7-8岁以后再选择适合的CRT或者ITE,而且经常要找验配师检查孩子耳道发育变化,及时更换适合的外壳并及时进行测试评估,每次换外壳之后要对助听器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适合的补偿效果。

另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快速期,耳朵的耳型及耳道大小变化很快,对儿童来说,耳背式助听器只需更换耳模即可,比较方便、经济。当然对一些听力稍好(建议85分贝以内)且耳道粗(二道弯大于5mm)的儿童,也可考虑耳内式助听器,每2、3年要更换一下助听器外壳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