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听力知识

听力损失的年龄
婴幼儿时期是身体、大脑迅速发育的时期。听觉神经传导通路的发育在两岁左右为显著。语言的发育也是如此,出生后6个月开始喃语,1岁时开始说单字,2岁时会一些词汇,幼儿期达高峰。7岁以前是建立语言信号系统佳时期,如果聋儿错过了这个时期,康复训练的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许多家长很早就怀疑他们的孩子无法听见声音。如果新生儿对巨大噪音没有惊吓反应,或5-6个月大的孩子听到他们的名字没有反应,这可能暗示着他们患有听力损失。
年龄更大一些的无法听清楚的孩子,可能会把电视或电脑声调的很响或者对父母说的话没有反应。
儿童听力损失的症状
- 听觉反应迟钝
●睡觉安静很少被大声吵醒;
●叫名字不回头次数较多;
●对大声有反应,对小声不理会;
●对拍手关门声有反应,对X不敏感;
●听声音时习惯将头转向一侧 - 言语发育迟缓
●10个月仍不会发“ba ba”;
●1岁半时仍不会说1~2个有意义的词
●2岁左右只会说1~2个词,如“爸爸”;
●某些音发不准,如“3”、“4”、“7”
●只会重复别人的话,不理解说话的内容; - 日常行为及交流
●平时性格暴躁,不听指挥;
●平时较为孤独,不愿交流;
●别人和他说话,他不看别人;
●注意力不集中,常常答非所问;
●反问较多,常把电视音量放大;


导致儿童听力损失的原因
儿童听力损失的类型

传导性听力损失
病变部分一般分布在外耳或中耳。 听损成度一般在轻度到重度之间。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外耳及中耳无问题,耳蜗或听神经对声音的感知出现问题。听损成度不等,一般呈低频好高频差的斜坡听力曲线。

混合性听力损失
具备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的双重特点。一般来说,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双耳听力下降大部分属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保护孩子的听力
中耳炎俗称中耳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耳科疾病,也是引起传导性听力损失的多见病因。成人和小孩都容易得中耳炎,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婴幼儿抵抗力差,而且生理发育尚未完全,他们的一系列特殊的生理结构导致了婴幼儿比成人更加容易得中耳炎。婴幼儿的咽鼓管比成人宽、平、直,细菌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感染。而且母亲如果哺乳姿势不当,乳汁也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感染。此外,分泌性中耳炎也是小儿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
预防儿童药物性耳聋
目前已知常见会引起中毒而造成耳聋的药物有:
(一)抗生素类:链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小诺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利福平(二)其他类药物:保泰松、阿司匹林、消炎痛、灭滴灵、心得安、X、乙胺碘呋酮等
为了避免药物性耳聋的发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1、医生要了解药物的性能,以及药物的副作用,在给病X病时要注意慎用或不用耳毒性药物,以免给病人造成耳聋,尤其是儿童。
2、家长要有意识,要了解耳毒性药物的知识,在给患儿看病用药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请教有经验的医务人员,采取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当自己的孩子患病时,不要随便用药;孩子用药,药物的浓度、剂量、都与成人有不同之处,所以,应到医院就诊,按医生的处方用药。
如何选择儿童助听器
如何选择儿童助听器款式?
另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快速期,耳朵的耳型及耳道大小变化很快,对儿童来说,耳背式助听器只需更换耳模即可,比较方便、经济。当然对一些听力稍好(建议85分贝以内)且耳道粗(二道弯大于5mm)的儿童,也可考虑耳内式助听器,每2、3年要更换一下助听器外壳就行了。